水處理業系列3 大綱 內容
水處理業.實用技術及市場狀況
水處理業系列:水處理業.空調技師及承商(1),(2),(3)何謂水處理節能改善方案?,水處理業.2類非專業模式,廠商專業技能之分級,實用技術及市場狀況,工程經濟效益評比
總彙系列:1.CNS/EER/積垢/熱傳熱力綜合系列,2.CNS/EER系列/應用,3.總彙.水處理化工技術,4.總彙.水處理術語,5.EER工程.早期總彙,6.E平台-水處理技術
水處理技術系列:1.空調水質污染計算,2.EER問題與改善方法.原理,3~4.化工技術解說(1),(2),5.空調技師-水處理設計技術,6承包商水處理技術,7水處理.實用技術及市場狀況
CNS系列檔案:CNS,AHRI技術,CNS,AHRI技術要點,EER節能技術90%,空調主機EER量測驗析實務技術,EER全年確效技術,冰機EER.基準值技術及運用技術
EER與積垢浪費檔案:EER訪測.經濟部,綠基會實測,費用展開表,LCC 20年比較表,積垢與LMTD公式演算,積垢熱傳熱力分析,LMTD公式演算筆記,節能術語解釋及技能說明
工程效益系列:費用展開表,工程經濟效益評比,偷工減料、損害業主權益
EER改善成效檢驗系列:懶人包(0)、(1)、(2),穩態EER技術(1)、(2)、(3)
成效驗析實務系列:EER驗證分析實務(1)、(2),EER驗證分析系統畫面(新版)
趨近溫度系列:趨近溫度的謬思(1)、(2)、(3)原來一直都錯了、(4)謬思的實證
防蝕技術系列:1腐蝕測試.SOP,2腐蝕試片,3腐蝕照片與防蝕效益,4冷卻水管腐蝕破管
防蝕效益系列:1冷卻水處理腐蝕率標準,2水處理防蝕經濟效益技術
法令系列:1水處理採購與法令,2水處理與能源管理法,3水處理與技師法,4.EER工程帶動空調產業發展,5.ESCO產業發展的契機,6水處理與偽造文書,7承商水處理技術
業主系列:1主機EER改善.第一步,2業主進階技術,3基本功,4業主再進階技術,5運轉EER改善專案,6精明購買家.知識經濟,7.CUS/EUS發包範例.解說,8水處理送審範例解說
監造系列:搶標下.業主監造技術(1)、(2)、(3),揭開按圖施工的誤謬(1)、(2)、(3)
【大綱】 在假貨充斥空調水處理業中,新湧就是信用、專業 TOP BOTTOM
一.水處理概論 A.概論 B.水處理問題進階分析
二.水處理操作控制 A.冰機模擬水處理操作測試
三.化工廠的應變操控 A.導電度、pH sensor代用 B.化工廠建立檢量比對模式
四.空調系統的應變操控與水處理需求
A.空調系統與化工廠水處理需求差異 B.差異修正技術並未研發
C.空調業界逃避面對效果不好的後果 D.沒有研發新技術的結果
E.如何要求水處理廠商
五.新湧與你一起突破困境 A.新技術新市場 B.舊技術舊市場
【內容】 在假貨充斥空調水處理業中,新湧就是信用、專業 TOP BOTTOM
30~40年來空調業界的雙重困擾之處,尤其是施工採購送審未達CNS 12575防垢成效標準卻假冒者,就是不真,就是假貨,充斥在空調水處理工項中,毋庸贅述。
要言之,防垢成效檢驗技術如下,此可由本公司研發成功的M&V節能量測驗析軟體的518,400筆/年運轉資料庫依序提供:
1. EER、COP量測(CNS 12575)取得動態EER、COP→
2. 依水溫負載群組→取得穩態EER、COP→
3. 依相同水溫負載及週,月,季,半年,年之時序做比較分析→
4. 由比較分析結果確定防垢成效;之此系列技術。
進言之,本技術之實務與解說參見超連結;又,M&V節能量測驗析軟體為其進階的應用實務技術,可提供快速且正確的防垢成效檢驗結果。
【本文】
本文探討的目的為:你的對手(空調技師或工程公司)對異領域的水處理技術也不熟悉,當然更不用說「節能防垢技術以及此技術創造經濟效益高達整體空調工程的167%」。特別是化學水處理防垢防蝕成效不佳,有EER訪測.經濟部、綠基會實測為證;在這情境下的市場競爭,有了關鍵性、壓倒性的勝利武器—CUS/EUS水處理系統,這種具防垢防蝕成效的水處理技術才是本公司所要推薦的秘密武器和奪標技術。
一、水處理概論
A. 總論
全世界還沒有鈣、鹼度等sensor,只有導電度、pH的sensor,無法採用智慧型加藥操控來做好水處理。若由表象的導電度推估,或由水質檢測的碳酸根(M鹼度、P鹼度均採滴定法,然後計算才得到碳酸根鹼度)、鈣硬度滴定法,二者將導致極大誤差(誤差達數百%,水處理業都知道,空調業卻不知道),且滴定法曠日廢時才有結果值,因為並非即時感測值,無法隨著主機負載變動而劑量同步變動。化學水處理防垢防蝕成效不佳,肇因於前述的技術切入方式無法突破以致於無法達防垢成效,前節已述EER訪測.經濟部、綠基會實測為證。
B. 水處理問題進階分析
1. 水質及污染問題分析
原水及冷卻水問題分析:1. 原水水質不穩定,豐水期枯水期水質不同,鈣、鹼度等比例不同。2. 空調主機冷卻水春夏秋冬運轉條件不同,形成污染狀況也不同。3. 水質及污染的變動性、變化程度及速度每個時間點都不同。
1、水質污染來源:循環水及補充水。自來水水質受各地地質及豐水期、枯水期影響而有變化。
2、台灣地區南北水質差異極大,大致上由北往南硬度愈來愈高;台北市及新北市由翡翠水庫供水地區硬度約40~60 ppm,新北市由石門水庫供水地區及桃園市硬度約90~110 ppm,新竹縣市約120~150ppm,西部其他地區約140~160ppm,高雄市則約250~350ppm。惟,高雄市少數區域民生用水有工業逆滲透水混入約一半,該少數區域民生用水硬度約140~160 ppm,多數區域仍為250~350ppm。
3、水質變化及變動來源:主機熱源至水塔藉由蒸發達到散熱效果,蒸發後水量自動補充。主機負載100%時補充水量訂為100%,則負載80%時補充80%對應水量,以此類推。水質變化由於自來水水質的變化及補充量的變動,若再加上排放的變動,水質隨時間呈現變化不穩定模式,迄今尚無科學家能找出特定曲線或公式模式。若加上水質主要的項目高達十個以上(導電度、pH值、全硬度、鈣硬度、鎂硬度、矽土、M鹼度、P鹼度、全鐵、氯化物、TDS),且互相影響,其複雜度遠遠高於冰機用單一水溫項目控制壓縮機負載變化,這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若再考慮反應速度、平衡常數受溫度影響的程度,就更複雜了。
2. 水問題解決技術要點
1、藥劑需求受化學計量原理鉗制(質量不滅定律),簡單來說,主機負載100%時,劑量需求須訂為100%,主機負載80%時,劑量就須為80%對應量。
2、藥劑添加的理想劑量控制模式,每分鐘與藥劑需求量同步。實際上二者都會有誤差,誤差累積後就會加大誤差,超過某一限度就是處理不當,造成結垢反應。
3、物理式技術仍須克服且已經克服此動性的結垢反應之自然現象。目前全世界研發成功的技術很少,有些偶而成功,原因卻不是該物理機的功效,而是「瞎貓碰上死老鼠」,乃是其水質並無結垢的條件。因為物理機的「成功」必須具科學的普遍性universal,而非「瞎貓碰上死老鼠」不符合科學的偶然性。換句話說,物理機技術必須符合科學並具成熟度才算。本公司已有該技術成熟的CUS/EUS系統,且具備EER/COP量測驗析軟體來驗證防垢成效達100%。歡迎洽詢聯絡新湧。
二、水處理操作控制
空調業界對水處理操作控制,以為「很簡單、很容易做」,但這點與事實不符。事實是「空調水處理操控,全世界一直做不好,沒有達到污垢控制在0.00025 ft2-h-℉/BTU以下」。為了讓空調界了解,我們現在用冰機來模擬操作說明。
A. 冰機模擬水處理操作控制
舉冰機出水溫度自動控制來模擬水處理加藥操作控制為例,讓空調界了解水處理操作控制現在的水準(防垢效果不好的結果)。
1、想像民國60、70年代全球和台灣空調系統沒有溫度感測器但仍有溫度計,冰機有5段負載控制沒有無段卸載控制狀況下,那時仍無電子業,冰機最大用戶群是紡織廠,冰機師傅都必須厲害(因為溫濕度控制的精確度影響各種紗、各種布的品質良率),他們如何手動操控冰機負載達到溫度期望值,例如:25±1 ℃、70%±10% (其他如AHU/FCU均全載運轉),差別在於無法即時(online)監控,師傅再怎麼厲害溫濕度起伏還是有相當幅度也只能認了,這是當年技術的極限。—水處理界可以化驗水質,仍能知道Ca+2鈣硬度、 CO3-2鹼度等,但每個月化驗水質一次,依據化驗結果才調整劑量一次,幾分鐘之後水質與劑量比例又跑掉不正確了。差別在於空調業不知道水處理業怎麼檢驗防垢成效,水處理業當然嚴守防垢成效不佳的機密不會洩漏(遺憾的是空調業放棄CNS 12575防垢成效檢驗技術),另一方面二業界貪圖水處理次級品與合格品差價7~9倍之非法暴利(承包商施工)與因循苟且(技師監造),也採用錯誤低價策略的偷工減料來贏取生意。
2、首先,你必須每天或每週推估當期可能負載,設定冰機負載在一固定值(如75%)—模擬加藥操控現狀,每天或每週一次(現狀更差,為每月或更久水質檢測一次)。
3、可預期的結果為室溫和濕度記錄呈現鋸尺狀,上下起伏波動相當大。
4、如推估負載與實際負荷值差異太大,室溫可能呈往高或低走的趨勢。
5、例如以中午負荷做設定值95%,10:00負荷為80%,則因固定95%運轉,室溫必須下降5℃產生額外15%負載,才達新平衡點20℃。如反過來以10:00負荷80%為設定值,中午室溫散熱必定不足而上升達新平衡點28℃。
6、想像一下,這樣的空調水準,社會各界會接受嗎?所以,不斷要求之下,80年代以後,全球空調主機製造廠技術大幅精進,電子業遇上大精進年代,不只是無段卸載、溫溼度控制愈來愈精確!
三、化工廠的應變操控與水處理需求
1、30年來化工廠早知道沒有辦法online操控,為避免這現象的後果,實務上實施三班制化工工程師自行化驗,依藥劑殘餘濃度與標準範圍的差異修正劑量。在累積相當時日經驗之後,建立製程操作→水質變化→藥劑需求→劑量控制→劑量修正互動的經驗模式。製程穩定時且經驗模式可用時,可適度延長至一天或數天修正劑量一次。
3、化驗項目及費用:檢驗局收費單一項目300~1000元,特殊項目單項數千元。由於經濟部或環保署並無提供本項認證,專業廠商通常有同業化工技術的檢驗方法標準與據此訂定積垢率合約值,且與處理成效連結而自行檢驗認證,“檢驗成效達積垢率合約值”一事證實化工業值得信賴,收費10項目約5,000元(不含特殊項目及取樣)。
A.導電度、pH sensor代用
代用就表示它不是正確的偵測水垢成分的碳酸鈣值,而因有相關性仍可代替來用,但若鳩占鵲巢而偏差,就必須留心副作用太大的處裡不佳後果。基本言之,導電度是講水中雜質的總量,借用電學來量測水質。它跟水中的鈣硬度有極大的不同,也沒有一定的比例關係。若要勉強推測,誤差可能達數百%。而且不同的水質和不同的水塔,它的導電度一樣,硬度常常不相同;連同一水塔在不同時間取樣,它的導電度縱使一樣,硬度也常常不相同。特別是操作過程及負載的影響,都會有很大的差異。
化工廠由於自身有許多化工工程師,具備有足夠警覺性,所以化工廠使用代用的導電度控制及化學藥劑添加,雖有積垢但並不嚴重,因為其化工工程師都具調整回來基準軸線附近的技能,而在可控制範圍,防垢結果仍可接受;但空調技師卻不具備化工技能,缺乏這種警覺性及調整技能,所以30年來形成尾大不掉的後遺症—嚴重積垢。意即,空調業界已經出現副作用太大的嚴重積垢現象,必須採用CNS 12575檢測EER/COP(參見“成效檢驗概論及進階實務”)來正視此副作用,以免業主受損害嚴重。
B.化工廠建立自行檢量比對模式
但是對於化工廠來說,操作過程及負載比較穩定(否則生產汽油出來變為柴油,就麻煩了。笑!),而且他們已經建立了他們自己多重因子檢量比對的關係模式,所以相同水塔自己跟自己比對就沒有問題。但即使這樣,同一個廠區,兩個水塔也不能做比對,因為會有個別的差異性。因為化工廠都是化工技術人員,他們自己知道背後複雜的因素,就會有高度警覺性,但空調業界(包含技師、工程公司以及業主廠務員空調員)不懂化工技術,沒有警覺性,也屢屢因此被非專業水處理商欺騙,當然容易出問題,結果就是容易結垢,以致主機效率快速下降(有EER訪測.經濟部、綠基會實測為證)。
四、空調系統的應變操控與水處理需求
A.空調系統與化工廠水處理需求差異
2、水質變化技術需求比較:化工廠冷卻塔幾萬~幾十萬噸的情形非常普遍且與同樣噸數的空調冷卻塔相比,又加上basin水槽體積達5~10倍,換句話說負載穩定性加上水體積的緩衝,水質變化的變動幅度緩衝高達數十倍。
3、但不幸的是,空調的水質變化速度及幅度又快多了。也大多了。因為化工廠大部分相當穩定,比如它生產汽油,365天、24小時,它的製程側熱量相當的穩定,所以外氣的影響相對只有很小部分,但是空調外氣的影響,不管是外部對冷卻水水質的影響,或是內部對冰機負載的影響,兩個裏外夾攻,所以比較起來,水質變化速度及幅度相對大很多。空調界自願放棄權利,不要求水處理廠商,以致於遭致被社會輕看,淪落為只能殺價競爭搶標,不敢用高效率EER/COP大聲回應社會期待,建立專業尊嚴。本人努力十多年,只有無奈二字。現在徵求志同道合者突破困境,營造利潤。
B.差異修正技術並未研發
1、化學水處理工法之此差異需研發新技術,但無人要求,而研發此事之技術難度相當高,水處理廠商因此樂得不去研發。
2、空調系統幾千噸的冷卻塔都算相當大的,跟化工廠幾萬~幾十萬噸的相形比較來說,小太多了,差了約幾百倍。一家石化廠冷卻水處理藥劑往往高達數百~數千萬元/年。這樣的量體比較之下,二者相差太多了。業主可能的採購費用也相差太多了,研發經費又高,水處理廠商眼見投資空調水處理技術研發回收無期,只有採用代用方式應付敷衍過去。遺憾的是,空調業界不知從成效著手來要求,以致於被矇混過去,倒楣的就是業主主機效率屢屢因積垢嚴重而大幅降低,連續10、20年每年都浪費巨額電費。
C. 空調業界逃避面對效果不好的後果
1、對水處理廠商幸運的是,空調業界對於水處理相關實際的進行和它的加藥技術,都抱著「敬而遠之」的心態,而且工程完工之後就撤場,不管是技師或工程公司都沒人想去追究〔因為去追究,發現防垢成效不好的話,受害的是業主不是二業界(空調技師、承包商),而二業界自己又沒辦法克服,故“去追究”是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呢?以致二業界慶幸的是,業主因為不懂、不具空調技術無法追究空調技師、承包商,所以30年實況是他們連去了解都不想了解〕。
2、前述狀況可比喻為母猩猩(水處理廠商)撿到人類娃娃(空調市場),人類奶媽(研發空調水處理劑量操控技術)太貴,當作小猩猩(化工廠),不需教育、思考、技能…(人與猩猩不同之處,表示空調水質變化與化工廠水質關鍵差異處,此差異影響水處理劑量操控技術的研發)等,娃娃長大了變成猿人(空調水處理結果EER/COP仍差)。狗(買賣業)也看見人娃娃不懂事,也來抓娃娃,結果娃娃長大後在地上爬(處理結果更差)。猩猩、母猩猩、小猩猩都是化工同類。人娃娃是人,應提供人等級的服務給他,但提供低等級的服務,變成猿人已經不能說是人。娃娃不懂事,長大後卻以為他是猩猩或是狗(空調水處理現況—EER/COP因嚴重積垢而大幅衰退)。
D. 沒有研發新技術的結果
1、化工廠水質變化小速度慢,所以加藥劑量控制很簡單,但是空調變化快,幅度也大,所以劑量的控制速度就要特別針對這種狀況來研發。但是因為沒有人研發,空調業界只好將就。因為不將就又能如何?有錢也沒用,何況空調業界都只想逃避這麻煩。
2、但從另一面來說,CNS和AHRI其實都已經有這種標準,就是說它把積垢係數訂為0.00025 ft2-h-℉/BTU,我們可以把出廠的EER/COP訂為100%,要求化學藥劑控制在70%~80%之上,比較專業標準則在75%~80%以上;比較不專業標準在50%~60%以上,用這樣來做區分,至少可以知道你設計監造或施工是有規範標準的;不依照該標準來驗收保固,結果就是偷工減料、損害業主權益,空調界應該醒悟過來。
3、回過來說傻瓜型vs.愚人型。現有的空調藥劑處理添加採用自動加藥機及控制,屬於愚人型(與傻瓜型不同)。傻瓜型相機意思是相機廠優異的研發製造技術,連傻瓜也能拍出效果良好的相機,叫做「傻瓜相機」。愚人型則是效果不好,對焦模糊,光線不良,卻冒充傻瓜型讓人上當的愚弄人機型。現有愚人型的空調自動加藥機及控制其實只是愚弄人的機型,因為化工廠都自建有應變操控機制,空調業界卻錯誤以為它的功能已達到類比冰機的操控水準(意即錯誤以為接近傻瓜相機型水準),然後自己誤導自己、愚弄自己,也容易被不專業水處理廠商誤導愚弄。經濟部二次實測已經證實EER快速下降係積垢嚴重所致。根據經驗,許多人被誤導愚弄之後,強要以機械空調電機或控制來解釋化工的學理,他們陷入“科學的迷宮”中(意即偽科學)胡亂套用,還要本人接受、一起迷失,真是可笑;十多年來本人對他們的醒悟已經希望破滅了。空調技師及業界想要跳脫這被誤導愚弄的泥淖,必須回復科學學理正確的運用,最佳方案則是採用結果論的防垢成效檢驗技術,本文前方EER/COP改善成效檢驗系列及成效驗析實務系列介紹相關技術,可供卓參。
E. 如何要求水處理廠商
1、善用合約的權利。你既然花了錢,法律就給你有對等的權利去要求對方。水處理廠商既然賺了錢,就該給你有對等的品質和功能。這是社會的遊戲規則。但你該知道:科學告知「現實沒有可能達到理論值」,也就是你應訂定合理的標準(見採購法第6條「機關辦理採購,應以維護公共利益及公平合理為原則,對廠商不得為無正當理由之差別待遇。辦理採購人員於不違反本法規定之範圍內,得基於公共利益、採購效益或專業判斷之考量,為適當之採購決定。」)。
3、本人相信空調業界先做好這「蹲馬步」的基本功夫,EER/COP基本概念比較紮實之後,大概可避免掉入科學迷宮及理性的盲點內,此時欲進一步探討前述水處理技術內容,才有這種可能性。本人仍非常樂意用「簡單易明」的方式解說達到清楚瞭解的目的。
五、結論—新湧與你一起突破困境
A. 新技術新市場
新市場為EER/COP節能ESCO空調工程及EER/COP量測驗析(M&V)節能ESCO空調工程。此為新世紀全新市場及技術。市場規模及市場分析請恰新湧公司。
1.新湧技術來源及榮獲肯定
新湧經過十年來努力,榮獲7次研發通過經濟部審查與補助經費,工研院、台大、北科大、台灣建築中心的協助,之後自行完成EER/COP新技術的研發與4個專利證書,整合跨領域技術(包含工程競標的商業技術….等)願與你共同突破困境,開發新的EER/COP節能工程市場,一起創造利潤。
2.新湧配合你的分工合作
新湧配合你拜訪業主、建築師、技師等等,一般空調工程技術部分由你自行負責,高階節能工程技術及整合商業技術、經濟效益、高階價值工程部分新湧配合你來說服他們。
3.市場扼要分析
EER/COP節能水處理系統及M&V技術約佔全空調工程總造價的7~9%,但卻是空調工程品質功能再升級的關鍵技術,經濟效益創造更高達167%。欲達成技術研發,需具備約10項跨領域技術整合,許多專業技術並非原有(早期)空調本科系學科範圍。但經過10~20年空調的發展,它已經可以包括在這裏面。但是現在的空調工程公司及資深技師,因為都是早期畢業的,所以他們在學沒有具備這種新的整合的技術。但社會各界及投資的人不管這些,他花了錢,就是希望有人提供對稱的品質,他們期望有,但是現在沒有人提供。所以這種是新的市場,而且這種市場,一旦做出來,就是三級跳,人家都會要求。所以這個市場,潛力是相當的大。
有眼光(含魄力,即市場洞察力、意願決心及毅力)及沒有眼光、魄力的公司。
b. 合作空調工程公司的想法
由於合作的空調工程公司希望把技術來源及內容列為營業機密裏面,這樣他們才可以獲得不洩漏的市場競爭利益,所以EER/COP的表層技術(包括顧名思義及看外表可以想像出來的部分)將會公開,但內層核心技術(難度複雜度高,必須實驗及修正及累積多項跨領域技術才能獲得)要實際洽談才能提供。如果空調工程公司沒有這種眼光(含魄力),那即使勉強談,也沒有什麼意義的。沒有眼光(含魄力),也不會去投資,也做不出來。記住:市場是屬於有實力的人的。實力當然包括各方面,基本實力包括基本的技術力、財力、物力、人力、表達能力、意願決心及毅力等等……。如果高階的,那就需要更高的眼光(含魄力),還有整合協力廠商,開發更高階技術的眼光(含魄力)和能力。新湧只是個小公司,卻擁有經濟效益創造更高達工程造價167%的水處理節能技術,我們要尋找合作的空調工程公司來做老大,這是業界的現實面,無需贅言;我們做老二就把老二的工作做好,幫老大賺錢。老大賺了錢,我們有功,當然相處愉快。
B.舊技術舊市場
如果你有原來一般工程合約,按照原來舊有水處理模式的標準,本人也非常樂於配合,願以最低價最好品質提供服務,不論化學式、物理式或其他方式的水處理,新湧以通過經濟部「技術服務機構」認證的國內最高水準來提供服務。經濟部公開接受申請,很多在台美商都未能通過審查,台商或非專業者更不用說。
我們在舊技術舊市場裏面,也在尋找這個工程公司(意即承包商採購),這個工程公司就是老大,我們就是要來找老大,而我們扮演的是有價值的老二(意即水處理協力廠商),在達到合約規範裏面所要求:同樣的品質功能,我們能提供以最低的價錢,達到最高的品質,來提供最好的服務,這是我們長久以來,所一直扮演扮好的角色。
如果您有其他見解或心得,歡迎您到FB陳新湧、運轉EER技術論壇、新湧產業論壇發表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您聯絡新湧或email告知,讓我們為您服務。